找到相关内容1498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被偷盗了、被骗了、被人陷害了…如何面对

    度论释初品中毘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复次菩萨未得菩萨道。生死身以好事施众生。众生反更以不善事加之。或有众生。菩萨赞美反更毁辱。菩萨恭敬而反...四方风吹所不能动。如是种种相。是名精进波罗蜜。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戒相义第二十二之一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问曰...

    佚名

    偷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552613087.html
  • 读《华严经》随想

    消失不见。经过数百年后,有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出,并且造《大不思议论》十万偈颂解释。在这以后,世亲菩萨依此经中《十地品》而造《十地经论》金刚军、坚慧、日成、释慧诸大论师又各撰述《十地经论》的注释。在印度,主要是龙树菩萨的关注给华严经创造了崭新的生命之泉。随之而来,引起世亲菩萨等诸论师对十地品的了解,这是华严经在印度的大致情况。  传至中国,从后汉开始有别行本的出现。到了东晋佛陀跋驮罗的六十华严译出,此经...

    正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946303.html
  • 密勒日巴尊者道歌──《六种问》

    善有恶。为了利益众生,龙树菩萨针对邪派的见解撰写多部著作予以破斥,针对善的典籍大力推广。龙树菩萨也与外道进行辩论、著作予以破斥、并且撰写多部阐扬佛陀见解的典籍,藉此弘扬佛法。龙树菩萨的智慧不可思议,后世的大师们也认为,龙树菩萨出世前后的各种典籍内容,无论是佛教或外道的典籍内容,都有着很大的差异。这是因为龙树菩萨的智慧锐利,其著作的论典清晰易懂,阅之容易生信,所以不仅是佛教徒承认并跟随龙树菩萨的见解...

    创古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349466.html
  •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

    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十住毗婆沙论》、《大乘二十颂论》、《因缘心论颂》、《菩提资粮论颂》、《宝行王正论》、《龙树菩萨劝诫王颂》等。 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部重要著作,即所谓的六部论。六部论,就是:《中观论...计立量、所量等十六句义。这十六句义,是印度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异学用以成立自己主张的能立方法论。用十六句义成立人法皆有自性,是当时在学术界方面很有影响的一派。龙树菩萨造中观论是广破异学所立宗义的。指出他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2164970.html
  • 略论《中论》与《阿含经》的关系

    是《阿含经》的通论?  龙树菩萨中观学最重要的论典《中论》,印顺法师说它是“《阿含经》的通论”  (北传汉译“四阿含”是目前学术界公认最切近世尊根本教义的经典),“是通论  《阿含经》的根本思想,抉择《阿含经》的本意所在。”同时举出龙树菩萨在  《中论》一书中多处引用了《杂阿含经》原文,证明《中论》思想是直承原始佛法的 (1),故“龙树可说是释尊以下的第一人”,而有“第二释迦”之称。(2)  在...

    陈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4065661.html
  • 加行之读书--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九

    名称来讲,最好的佛学概论有四本书。哪 四本哪,在印度当时的著作,翻译成中文的,   第一部是龙树菩萨所作的《大智度论》,是第一部的著作的佛学概论。认识佛学,认识人生,认识宇宙,乃至自己身心的修养,怎么达到佛的境界的,这是龙树菩萨的著作——《大智度论》。由一个普通的凡夫,要想到成佛,成菩萨道,成佛之路,是智慧的成就。所以,佛者觉也。成佛是智慧的成就。不是在那里搞稀奇...

    南怀瑾

    佛法|禅宗|南怀瑾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816355992.html
  •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(一)

    出自初期大乘《般若经》与龙树菩萨的《大智度论》等,所以“大乘禅波罗蜜”者,取其依于三昧以深观诸法的(初期)大乘菩萨禅法之寓意。[4] 而“止观法要”者,乃因二人皆重视教法修学之次第,故在禅观教学的施设...方面的综合:  一、二人思想所宗的龙树中观学说,本身即展现了此一融贯与精严的特色。  龙树(Nāgārjuna)菩萨,公元二、三世纪南印人,是初期大乘佛教的开创者,其治学能深入南印佛教的“一切法性空”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0143493.html
  • 中观宗关于“安立业果”问题

    很多;说造业之后其业即灭,而种子实有相续不灭,更是一个基本问题。姑不详论。 中观宗佛护论师和月称论师,他们认为龙树菩萨的中观论是主张一切缘起法都无自性,无自性故都是空。唯是无自性故、空故的...无自性故;诸业亦不失,以其不生故。”也说明了业虽是无自性而业是不失坏的道理。总之,在龙树菩萨的教理中,是不许有象“得”、“不失法”、“实有种子”、“阿赖耶识”等实有自性的东西来保持业、或保持业种子的。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0954312.html
  • 大乘禅波罗蜜‘止观法要’之抉择── 新世纪的新禅学刍议

    传译的典籍数量也多有增益,但是他们都大量地研读了从印度传来的,庞大的佛教典籍;对于精微的佛法义理,也有全盘的掌握与深入。(二) 在思想根源方面,二人都阐述龙树菩萨的学说,对于《中论》典籍与中观思想都有...波罗蜜’与‘止观法要’论题的意涵:   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皆宗本大乘而劝发菩提心,[3] 对于依定发慧的禅观之学,皆说是属于菩萨道所当修之六波罗蜜行门,而且所引经文多出自初期大乘《般若经》与龙树菩萨的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257494.html
  • 庄春江著: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(3)

    发展轨跡,大乘佛教的发展,也是如此。   第一位有大成就的大乘论师,是龙树菩萨(西元一五○ - 二五○年)。他出生於南印度,而在北方的说一切有部出家求学。随后又在印度北方,雪山地区的佛寺,或说在印度东南的乌荼(今奥里萨地方)大海边龙王祠庙中,读到大乘经典,接受了大乘佛法的思想。龙树菩萨的论著,可以拿《中论》和《大智度论》为代表。前者阐扬大乘佛法的深观,后者说明菩萨广大的修行内涵。其中,又以《中论》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957909.html